未来,这6种形态的社会化营销代理公司将大有前途发表时间:2020-06-03 13:47 相比传统的4A公司,在社会化媒体浪潮下,白手起家或有数字营销技术,或小而美的代理公司也许更容易转身,满足细分市场的需求。社会化营销代理公司也不再是如4A公司,千篇一律的形态。根据目标用户的各种需求,可诞生各种形态的社会化营销代理公司。
技术+创意融合的agency宝洁负责全球品牌建设的高管毕瑞哲(Marc Pritchard)在一次集中了全球大广告主的行业会议上表示:“不要根据所使用的工具形成数字营销的概念,比如各种平台、二维码或者更多的新技术。广告行业最核心的并不是新技术,最根本的还是广告创意。”
个人工作室社会化营销需要各种人才的搭配组合。比如:品牌规划、具体的项目策划、文案、设计、漫画师等等。一个出色的社会化营销规划或战役,一定是各种角色的集体作战。但是,很难有agency能汇聚各方人才(注意:我说的是“人才”,不是“人”)。很少有如此综合实力强大的agency。更何况,有才华的人也许更愿意自己开“个人工作室”呢? 是的,创业浪潮下,未来,这种“垂直化”的个人工作室将越来越多。对于社会化营销而言,这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。就像八十年代,女孩子要买衣服,市场上就那么几种屈指可数的式样。但是如今?各种风格的服装,大众化的(潮流服饰)、小众的(个人设计师),选择空间越来越广阔。
平台式agency如果个人工作室百花齐放,那这种平台式agency就势在必行。常有甲方四处询问:有没有靠谱agency推荐啊? 那么,为什么没有这样一个平台,专门汇聚社会化营销方面的,小而美的机构呢?它们把成果展现出来,有需要的甲方找上门。
智库型agency顾名思义,智库型agency主要从事“研究工作”,但不是纸上谈兵。这类agency当然要提供行业分析报告、各种案例解读等。但是以后,这类agency还可以做“agency的agency”。传统的社会化营销机构就是“创意策划+执行”,缺少一个宏观方面的“导师”。智库型的agency也许可以担此角色。但我并不认为这只是个“学术派”的工作,不是坐在图书馆里就能写出有价值的报告。最好是实战多年的人转型做智库型的agency。
行业类agency将来,行业类的agency会愈趋明显。比如:服装行业、汽车行业、母婴类行业、互联网金融行业等。还是那句话,“大小通吃”,已不再是agency的发展之路了。而且,甲方也越来越厌倦:那些对行业不深入了解的agency,他们对具体项目的领悟能力、执行力,实在是块绊脚石。
产品经理型agency最后想说的这类agency,我个人觉得是将来必须有的一类。这源于产品需要“自营销”的理念。通常而言,甲方找agency,大多是“马后炮”。就是当产品设计完成了,甚至已经出炉了,然后找到agency,“看看怎么宣传啊?” 前几天,收到一朋友微信,“某快递公司要推他们的App,需要做活动推下载注册”。我想起了去年,某国有银行找到我:我们开发了一款App,领导要求不吃不喝,也要在2个月内有200万下载量。然后,我试用了他们的App,真的有点无语。这样的产品,如果真的2个月内有200万的下载量,才是件可怕的事情了。就如埋下了一个祸根,让用户口碑相传“你的差”。 |